welcome天天中彩票登录骗局_app下载平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创新氛围浓厚的深圳,有一个“六个90%”现象,就是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等都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等都出自企业。这背后是怎样的机制,让深圳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领头羊?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走进深圳先进制造业聚集的宝安区,在这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个密度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15倍,是广东平均水平的51倍,全国每10个智能穿戴产品就有3个是宝安制造。
在宝安区的这家企业记者看到,这款新上市的闪充电池,十几分钟,喝一杯咖啡的功夫就能充满电。而看似简单的一块动力电池,背后却涉及多个领域数十项技术,企业历时两年开展了3000多项测试验证,最终实现了20多项技术创新,产品性能领先行业1年。
聚焦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攻关任务,政府则在组建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完善产业生态。在深圳坪山区记者注意到,这个刚投用不久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已经有不少车企排队报名。这是政府投建的大湾区首个测试场,能为当地企业节约30%的相关成本。
政府、企业形成合力,目前深圳已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今年前三季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同比增长了44.8%。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政府还在着力提升基础研究策源能力。在光明区发改委,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选址讨论会。
产学研结合说起来简单,但对政府部门来说从选址开始就要进行方方面面的考虑。眼下,深圳已经探索出“楼上进行科研创新、楼下孵化创业”的综合体模式。
记者在光明科学城看到,不到100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就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以及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一批未来产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深圳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空间技术等8大未来产业集群,围绕这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已经取得一系列创新突破。 【编辑:周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12条重点措施,围绕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助力京津冀地区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12条重点措施包括构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港区一体化监管模式,建设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三地空港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助力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促进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协作开展中欧班列业务、国际邮件业务等。
12条措施聚焦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发展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保供稳链,如对精密仪器设备、生物医药、粮食能源进口等予以跨关区一体化通关、免税等改革,通过强化三地海关间的监管协作予以支持保障,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和通行规则,推动区域内航空口岸、铁路场站试点“直提直装”创新模式,支持区域性“单一窗口”建设。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占同期全国外贸的12%。